中國必須正視天安門慘案

May 5, 2019, The Asia Times, China must come to terms with Tiananmen tragedy

今年是天安門學生民主運動遭武力鎮壓的「六四」事件30週年。亞洲時報(Asia Times)今天刊登了台美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福權題的文章。該文呼籲,中國必須正視天安門慘案。他表示, 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六四事件」已過去近30年,中國共產黨政府至今不僅未回應全球「平反六四」的呼聲,反而持續一黨專政極權體制,變本加厲打壓公民社會與民主運動。  

王福權在文章首先指出,當血腥鎮壓爆發時,他趕到中國城加入洛杉磯僑社集會及遊行,用歌聲與口號的吼聲,向中共表示憤怒,將聲援北京活動帶到了最高潮。據估計,當日遊行為洛杉磯僑社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群眾運動。王福權表示,回想30年前那場驚天動地、吸引全世界目光的血腥事件,不禁產生一種幽幽恍惚又微微心痛的感覺。他指出,彷彿墜入了沉寂的時光隧道,往後退到1989年學運風潮下哭泣的天安門廣場;退到30年前在抗議聲中沸騰的全美各地中國城。那真是一個令全球中國人震驚憤怒的悲痛年代。  

王福權分析,這一代中國人的苦痛太綿長深重了,特別是八九民運,更是這一代中國人親身經歷的,海外僑胞沒有忘記北京學生曾用鮮血和生命,追求自由民主中國的理想。他說,不少海外讀者在1989年時還未來到這個世界。當這些更年輕的一群,參與六四民主運動回顧與展望的原因,其實是很單純的對國家的期望。他們的付出不存在任何計算,就如同六四那天晚上,在天安門廣場的學生一樣。讓我們珍惜所擁有的自由,立足其上,戳力站穩。  

回顧六四,王福權的感受特別深刻,六四所凸顯的正是反對獨裁,追求民主的普世價值。台灣人民已經走過這段艱辛的路,對於中國大陸民主人士必須受到當權者的血腥鎮壓,鐵蹄蹂躪,不免產生悲憫之心。他認為,中國大陸在經濟成長之後,若不能進行民主改革,無異助長其犯台的野心與能力,所以中國大陸處在威權獨裁統治之下,固然是大陸人民深受其苦,台灣人民的安全福祉也必大受威脅,非海外僑胞所樂見。他指出,我們這一代有責任,去讓下一代認識這一段血染的歷史。  

最後,王福權在文章中表示,在天安門廣場事件 3 0周年之際,中國領導人必須抓住這一絕佳的機會,開創人權新時代。中國當局必須採取行動,開闊他們的視野,以容忍持不同政見者的意見。在紀念這一歷史性30周年之際,我們希望習近平主席能與過去的領導人區分開來。他現在必須為中國的民主和中國夢想的實現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