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福權在文章指出,在川普政府內,馬蒂斯一直被認為相對冷靜的人物。民主黨和共和黨人都認為他更像是總統團隊裏的比較成熟的國際事務專家,他算是一位可以成功地排解紛爭,且常常在美國盟友因為川普的一些不加克制的言論感到擔憂時,能夠成功出面緩解盟友的顧慮。
王福權在文章中指出,馬提斯曾被認為在川普的外交國防政策上發揮重要作用,至少在上任之初,他確實能在川普面前說上幾句話。 但川普外交政策逐漸捨盟友、趨專制統治者,媒體多次報導國防部忽視、推託白宮要求,馬提斯與川普漸行漸遠的傳聞甚囂塵上。 他在文章中表示,現在總統川普的這道防線要退出了,剩下的防線也為數不多,這使得未來可能東亞地區及海峽兩岸充滿動蕩。
王福權表示,廣受盟邦敬重的馬提斯一直被各方視為穩定川普團隊的力量,也一直在美國盟邦間扮演了一種可靠的力量,因為至少在國防部裡面他說話算話嘛。但是王福權接著指出,行事決策倚賴直覺、對旁人建議愛理不理的川普,兩年來幸得多位顧問引導及牽制,但川普的「流氓氣」漸漸逼走有如「堡壘」般維繫政權穩定的親信,使得川普的處境更加孤立。
他也在文章中提到,馬蒂斯的被迫提早離職將很有可能使川普當前的執政進一步走向極端,而更有可能在未來對美國對台海兩岸的政策產生影響。離開了這位中立派人物的川普政府,未來美國對台灣的政策可能會更加陰晴不定,充滿變數。此外,他認為,台灣朝野人士普遍感到馬蒂斯跟台灣關係的「可靠性」。 這位美國防長在過去一年內三次派遣軍艦前往台灣海峽給人留下特別的印象。 馬蒂斯在亞洲重要的年度防務峰會上,曾經多次強調説明他的「合作夥伴」加強對海上權益的保護。
關於馬蒂斯這次的辭職原因,王福權明確指出,在一系列政策上馬蒂斯與川普總統意見不同,而且馬蒂斯並不斷地暗示川普置國家於風險中,這在他的辭職信當中也可洞見其癥結。他在文章也提到,川普總統一直在表達他所希望採取的國防政策,儘管這些政策對美國及包括台灣在內的盟國和夥伴並不是最好的選擇,而馬蒂斯因為在這些問題上與川普意見不一而只好離職。
王福權表示,川普不顧高層幕僚和美軍將領勸告,堅持削減美國在敘利亞和阿富汗的軍力,而備受共和黨內與國際盟友批評。他說,就連在台北支持川普的學者專家也對馬蒂斯離開後的川普執政團隊正往哪個方向益感憂心,而他的總統任期還有兩年。他在文章最後特別強調,堅實的台美關係有助推動國際秩序,對美國安全、繁榮至關重要,美國必須繼續加強對台灣的支持。